文昌帝君陰騭文大意
(九)
底下是帝君為我們以身作證,勸我們善學,講了兩句話,這第八和第九句:
【人能如我存心。天必賜汝以福。】
這是帝君推己及人。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存心都像帝君一樣,那麼我們的果報也必定像帝君那樣的殊勝,天必定降下福報。所以我們要得到人生的幸福美滿,事業家庭都能夠美滿成功,那麼必須要斷惡修善,有一個純善的心地,自然感得福報。下來:
這是第十句,底下有四句話,都是帝君引徵古人的例子為我們說明修善得福絲毫不爽。這個『訓於人曰』就是對眾生的垂訓,通篇都是帝君對眾生的垂訓。在說道理之前首先把事實果報的例子給我們講出來,讓我們生起信心,知道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自然有殊勝的收穫。這些故事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例子,第一個:
【昔于公治獄。大興駟馬之門。】
于公他是漢朝時代的人,在東海這個地方做一個縣的獄吏,獄吏是治理監獄的。他治理監獄盡心盡力,秉公執法,非常公正,而且非常慈悲,遇到有冤案的,必定努力的為他平反。記載當中說到,那個地方有一個孝婦,這個孝婦年輕的時候就守寡,可是她孝順自己的婆婆非常盡心,婆婆也很喜歡她,因為愛她,就希望她能夠改嫁別人,不要耽擱了自己媳婦的前程。可是媳婦不肯,一定要跟她婆婆同甘共苦。結果她婆婆怕妨礙她嫁人,自己竟然上吊自殺。結果這個事情反而引起了麻煩,這個媳婦反而被誣告,說是她殺死了自己的婆婆。這個媳婦也沒辦法辯解,因為拿不出證據,結果就被判了死刑。這位于公當時在監獄裡面得知了情況,想要為她解救,可是最後還是解救不出來,這個孝婦最後還是死了。結果她死了以後,東海這個地方大旱三年,這是這個地方有冤情。後來新來的太守來上任,于公就把這個冤情向太守稟告,而且徵得太守的同意,到這個孝婦墓前去給她祭祀,為她平反,之後天才降下大雨。所以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,于公真正是為民不遺餘力。
有一次于公的府宅門壞了,大家在討論要修什麼樣的門。于公他就說,我們要修的門要很大很高的才行,將來能夠容納四匹馬並排進入這才行。在古代能夠乘坐四匹馬拉的車的,這都是達官貴人,很有身分、很有名望的家族。于公很有信心,他說我治獄多年,積下很多陰德,所以我自己知道子孫必定昌盛,那現在就得修一個大門,要不然將來子孫發達以後,他坐著馬車進不來。後來果然他的兒子于定國做到漢朝的宰相,封為平西侯,他的孫子做了御史大夫。這是什麼?真正陰德報應。
摘錄自 :
文昌帝君陰騭文大意 鍾茂森博士主講 (第一集) 2009/1/21 華嚴講堂 檔名:52-328-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