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昌帝君陰騭文大意
(十六)
下面又有四句,這四句都是講孝敬之德,它是積福之本,所謂:
【忠主,孝親,敬兄,信友。】
『忠主』,忠這個心源於孝心,孝是德之本,以孝對待自己的主,這就是忠。《孝經》有所謂的,「以孝事君則忠,以敬事長則順。忠順不失,以事其上」,這個上也是主的意思,用忠順之心來侍奉自己的長上。「主」它代表一切的領導,上至國家領導人,古時候稱皇帝,現在我們稱為國家主席或者總統,下至地方領導,團體有團體的領導,我們都要忠。這個忠是心尚中道,中而不偏,如果心有私這就偏了,無私才能達到忠。所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到自己的義務,盡忠職守,要把自己的私心私利放在一邊,維護團體的利益,維護國家的利益,維護世界人民的利益,這才叫做忠。
那麼孝,孝是道德的根本,一切聖賢教育都從孝道開始。孝,首先對我們父母,父母是親,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最大的,生我們、養我們,所以我們先要從父母愛起,然後推親及人,以愛父母之心愛天下之人,這就把孝心擴展。所以《孝經》上講孝有三個層次,「始於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」。一開始得從孝愛父母開始,這叫孝親,然後步入社會就是要忠主事君,這是把心擴大了,不僅是對自己家裡人,還要對整個國家的人民,那麼再擴大,對天下全世界的人民,對萬世的子孫後代,我們自己要立身行道,成聖成賢,這是孝道的圓滿。
孝親的人他必定福會很大的。我們看到在幾年前新聞有報導一位孝子叫劉霆,他是浙江人,他的母親患了尿毒症,家裡的錢全用在治病上,最後傾家蕩產。劉霆的父親忍受不了壓力,離家出走,再也沒回來,留下重病的太太跟劉霆。劉霆當時十九歲,剛考上浙江林學院,他想放棄學業在家裡照顧母親,可是母親不肯,一定要讓他上學。於是他背著母親上學,在大學附近租了一間小屋,這樣跟他母親一起生活,他就能照顧母親。每天白天上課,下午回來就照顧母親,然後擠出一些課餘時間來學習。他為母親煮飯洗衣、打針送藥,而且鼓勵他母親說:「媽媽妳一定要活著,只要妳活著,我就能堅持下去。」他對母親這個真實的孝心感動了很多人,感動了學校的領導、老師、同學和社會上的人士。當時他母親要做換腎手術,劉霆就決定要把自己的腎換給母親,結果感動了一家醫院為他免費提供一個腎臟給他母親做換腎手術,給他母親治好了。而且很多人慷慨解囊捐助,讓他的生活得到改善,讓他能夠多一點時間投入學習。大家都被這位身材單薄、沉默少言的劉霆這一分真摯的孝心感動。
後來劉霆被授予「全國孝親愛老模範」這個稱號,得到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授予的劉霆母子「愛心大使」的稱號,被評為「中華孝親敬老楷模」、「浙江驕傲」、「浙江十大孝心好兒女」、「杭州十大平民英雄」這些榮譽,劉霆是實至名歸。所以以真摯的孝心來對父母,他感得這個福報是自己沒有想到,這就看到真的是「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」,天自然給善人加福。把孝心養成以後,對待兄弟姐妹,這是行悌道。敬兄是悌道,對待兄長要恭敬,古人有所謂的事兄如父。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,宋朝的司馬光,做到了宋朝宰相,可是對自己的兄長侍奉起來真的是無微不至。當他的兄長八十歲的時候,司馬光年齡也不小,都很大,而且司馬光身為宰相的高位,可是對兄長依然以小弟這樣的身分在家裡行悌道,照顧自己兄長無微不至,常常柔聲下氣的來關心兄長,問哥哥:你肚子餓不餓?要吃點什麼?當兄長有需要的時候,司馬光必定親力親為,侍奉兄長,所以司馬光不愧為宋朝的大德。
『信友』,這是對朋友有信義,特別是志同道合的人,有共同的目標、共同的方向,互相要信任。而且自己言出必果,守信用,「言必信,行必果」,在朋友心目中要樹立威信,這個威信是自己德行招感,這是講倫常道德。
摘錄自 :
文昌帝君陰騭文大意 鍾茂森博士主講 (第二集) 2009/1/22 華嚴講堂 檔名:52-328-0002